Log in to save to my catalogue

從皺褶概念詮釋「過門」空間與靈性教育之主體自發性-以《魔法師的外甥》、《奧祕匕首》和《神隱少女》為例

從皺褶概念詮釋「過門」空間與靈性教育之主體自發性-以《魔法師的外甥》、《奧祕匕首》和《神隱少女》為例

https://devfeature-collection.sl.nsw.gov.au/record/TN_cdi_hyweb_hyread_00590410

從皺褶概念詮釋「過門」空間與靈性教育之主體自發性-以《魔法師的外甥》、《奧祕匕首》和《神隱少女》為例

About this item

Full title

從皺褶概念詮釋「過門」空間與靈性教育之主體自發性-以《魔法師的外甥》、《奧祕匕首》和《神隱少女》為例

Publisher

台灣: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 & 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

Journal title

Journal of Life Education, 2021-06, Vol.13 (1), p.045-078

Language

Chinese

Formats

Publication information

Publisher

台灣: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 & 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

More information

Scope and Contents

Contents

本文旨在連結奇幻敘事之「過門」特性與靈性教育之「心靈」特質,以G. Deleuze的皺褶理論為方法,對奇幻敘事過門的空間性進行詮釋,包含《魔法師的外甥》(界中林)、《奧祕匕首》(喜喀則)以及《神隱少女》(復樂站)等。透過皺褶、展開與再皺褶之創造性詮釋,試將「過門」與「心靈作用」進行連結,以人為主體並作為鍛鍊自發性啟動的可能。過門作為鍛鍊心靈意志的法門,係個人主體靈性自由之展現,包含心靈的回歸和冒險的啟程,此心性(空性)之作用表現在教育上,即肯定學習主體的自發性與自我完成性,透過自覺乃至行動予以實踐。

Alternative Titles

Full title

從皺褶概念詮釋「過門」空間與靈性教育之主體自發性-以《魔法師的外甥》、《奧祕匕首》和《神隱少女》為例

Authors, Artists and Contributors

Identifiers

Primary Identifiers

Record Identifier

TN_cdi_hyweb_hyread_00590410

Permalink

https://devfeature-collection.sl.nsw.gov.au/record/TN_cdi_hyweb_hyread_00590410

Other Identifiers

ISSN

2074-6601

DOI

10.3966/207466012021061301003

How to access this item